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古代名人之人物百科-王氏介绍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6-01-09 22:59:38


大家对于古代的历史人物都十分感兴趣,希望了解更多古人的知识,这样会使自己显得很有学识,今天我们学大的老师给大家带来古代名人之人物百科-王氏介绍,大家可以来看一看。

王氏名人

王敦(266--324):字处仲,东晋初期的大权臣。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北)人,士族出身,宰相王导的从兄,娶晋武帝司马炎女襄城公主为妻。

简介

早年,任给事黄门侍郎,王衍荐为青州刺史,东海王司马越掌权时,任为扬州刺史。司马睿移镇建业,召为军咨祭酒,后又继刘陶任扬州刺史、都督征讨诸军事。与王导共同扶植司马氏的江东政权,消灭不从命的江州刺史华轶,镇压以杜弢为首的荆湘流民起义。东晋的经济、军事重心在于荆、扬二州,王敦进位镇东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加都督江、扬、荆、湘、交、广六州诸军事、江州刺史,封汉安侯,掌握长江中上游的军队,统辖州郡,贡赋入己,将相官吏多出其门,专擅朝政,威胁晋室。晋元帝司马睿既畏惧又嫌恶,重用刘隗、刁协等与之抗衡,并放免扬州地区的僮客组成军队,任命刘隗为镇北将军,戴渊为征西将军,名义上北讨石勒,实则防御王敦。

永昌元年(322)正月,王敦以诛隗翦恶为名在武昌(今湖北鄂州)起兵,江南大族沈充也起兵响应,王敦攻入建康,杀戴渊、周顗、刁协,刘隗投奔石勒。朝廷以敦为丞相、江州牧,进爵武昌郡公,还屯武昌。当年元帝病死,明帝即位,在胁迫下手诏征敦入朝辅政。敦自武昌移镇姑孰(今安徽当涂),以王导为司徒,自领扬州牧,不久病重。太宁二年(324)明帝下令讨伐。王敦以兄王含为元帅,使钱凤等率兵三万攻建康,明帝亲率六军抗拒。敦病卒,戮尸悬首南桁。有集十卷。(案:《祖纳传》,平北将军王敦辟为从事。《华阳国志》、《大同志》又有王敦,皆非处仲,盖同时同姓名有三。)立身乱局王敦娶晋武帝司马炎之女襄城公主为妻,官拜驸马都尉,后任太子舍人。元康九年(299年),皇后贾南风废太子司马遹,迁他于许昌,并不许东宫官属送行,王敦则与太子洗马江统、潘滔、太子舍人杜蕤、鲁瑶等违命去送行,得到当时议论者的称许。后王敦改任给事黄门侍郎。

永宁元年(301年),赵王司马伦篡夺帝位,并派王敦到兖州慰劳担任兖州刺史的叔父王彦。三个月后,齐王司马冏兴兵讨伐司马伦,诸王都响应,此时王彦收到齐王的檄命,邀请一同起兵;王彦畏惧司马伦兵力强盛,不敢应命。王敦此时劝王彦响应,最终齐王击败司马伦,王彦亦获功勋。司马伦失败后,晋惠帝复位,王敦迁任散骑常侍、左卫将军、大鸿胪、侍中。

永嘉元年(307年),司徒王衍推荐他做青州刺史,拜广武将军。不久又征命王敦为中书监,王敦将襄城公主的侍婢都分发给将士,又向人分发金银财宝给部众后才回到洛阳。此时在荥阳遥控政权的太傅司马越来朝,王敦认为他此行一定时有诛杀处罚,后司马越果然收捕中书令缪播等十余人,并处死。司马越后来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;潘滔认为让王敦到外偏远地会令他肆意妄为,成为无法制约的地方豪强。但司马越不听。助建东晋  王敦到扬州后与堂弟王导一起辅助司马睿在江南地区建立名望,为著中兴晋朝;因司马睿依靠王敦及王导才能建立力量,所以当时人有说:“王与马,共天下。”及后被征拜尚书,但王敦坚持留在扬州不上任。司马睿于是任命王敦为安东军咨祭酒。此时扬州刺史刘陶逝世,司马睿于是任命王敦为扬州刺史,加广武将军。后更升任左将军、都督征讨诸军事、假节。永嘉之乱后,晋怀帝被掳,司空荀藩推司马睿为盟主;但当时的江州刺史华轶不肯顺从司马睿的指挥,司马睿于是派王敦与历阳内史甘卓和扬烈将军周访一起进攻华轶,并将他击败,华轶败走被杀。  同时,不久以前杜弢在湘州作乱,后又攻破零陵,侵扰武昌、长沙、宜都、邵陵等郡,荆州刺史周顗因而退走。司马睿于是又派王敦、陶侃等进攻,王敦让陶侃等进讨,而自在豫章作援。最终杜弢被击破,王敦因功任镇东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、江州刺史,封汉安侯。  王敦自此开始自选官员,兼统属下州郡。后来杜弢部将杜弘南走广州,请求收降并愿意讨伐在桂林的盗贼,及后又与交州刺史王机图谋叛变,但遭陶侃讨平。杜弘最终向零降太守尹奉投降,尹奉将杜弘送给王敦,王敦于是收他为部将,甚为宠信。另南康人何钦当时据险聚众数千人,王敦私下加任他四品将军。王敦专擅的迹象渐见明显。

觉得怎么样呢,还有很多相关的内容,更多的人物介绍,有兴趣的可以收集一下,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会很有帮助哦!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102-8926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